【JD-WY1】山东竞道厂家信誉为本,客户至上。超越自我,共创辉煌。
在恶劣环境下设置GNSS位移监测站,需通过多重技术手段与可靠性验证流程,确保其在高低温、强震动、高湿度等恶劣条件下的稳定运行,为地质灾害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。
硬件选型与防护设计
抗恶劣温度组件:选用工业级GNSS接收机,支持-40℃至+85℃宽温工作范围,内置加热模块在低温环境下自动启动,防止电池性能衰减。天线采用耐候性材料,外覆防紫外线涂层,避免高温导致塑料件老化。
防震防冲击结构:监测站支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与阻尼减震器组合,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结构,可抵御8级地震烈度或爆破冲击。例如,在露天矿边坡监测中,设备经受住每日爆破产生的5g加速度冲击,定位精度未受影响。
全密封防水设计:外壳达到IP68防护
等级,接口处使用防水接头,内部电路板涂覆三防漆,确保在暴雨、洪水等高湿度环境下正常工作。某水电站库区监测站曾连续浸泡于1米深水中72小时,数据传输未中断。
可靠性验证流程
实验室模拟测试:在环境试验箱中模拟-50℃至+90℃温度循环、95%RH恒定湿热及盐雾腐蚀环境,验证设备连续运行300小时的故障率。通过振动台施加10-2000Hz随机振动,检测结构疲劳寿命。
现场长周期试运行:在典型恶劣环境区域(如青藏高原冻土区、南海岛礁)部署试验站,采集至少1年的位移数据,对比传统监测手段(如全站仪)验证精度。数据显示,GNSS监测站在冻土区测得的年沉降量与人工测量值偏差小于2mm。
冗余系统与自诊断:配置双GNSS板卡与双电源模块,主备系统自动切换时间小于5秒。内置自检程序每日运行硬件健康度扫描,异常时通过北斗短报文发送故障代码至监控中心。
通过硬件强化与严苛验证,GNSS位移监测站在恶劣环境下的数据可用率可达99.5%以上,为边坡、大坝、矿山等场景的安全监测提供坚实保障。